HOME

語音導覽-(8) 動物化石

(8) 動物化石

介紹

化石是生物的遺骸、遺跡,被埋在地下經埋積石化後,又遭人類挖掘出來或風吹雨淋而暴露出來之產物,它具有鑑定地質年代、生物演化、古生物生態、沉積環境、探討生物分類等用途,是研究地史及古生物之必備資料。在澎湖東吉島附近,有一條海槽,稱為「澎湖水道」,因水流湍急,水深浪大,俗稱「黑水溝」。應形成於27000至18000年前的末次冰期,有絕大部分海峽海底變成可以與大陸相連的陸地,期間維持年代甚久。當時大陸上的哺乳動物群就可能遨遊於這塊浮升的土地上。在這陸地上可能有古閩江或古九龍江流過,並循澎湖水道注入大海。在河岸附近的動物遺骸,可能於洪水期中被流水沖入澎湖水道而得被保存下來。在澎湖水道中撈起的動物化石包括有德氏水牛、古菱齒象、古蝦夷鹿、日本古鹿及納瑪象牙齒等,其中水牛頭骨和肢骨佔絕大多數。陸地上的沉積岩層中,則發現有貝類化石、有孔蟲化石及海膽化石等。這塊化石標本就是來自澎湖水道。